總網頁瀏覽量

2022年1月9日 星期日

分析粵語忌諱系統

 







【明報專訊】中大早前線上舉辦第25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研討會共有8場分組匯報,106名粵語研究學者交流。其中來自理大的王晉熙、梁慧敏的論文以「粵語忌諱的語言學研究」為題,稱因由於地理和社會原因,粵語忌諱及委婉語數量極多,甚具獨有特色,舉例稱人們視「水」為財故忌諱「乾」,以「飲勝」代替「乾杯」。他們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出發,通過文獻整理、問卷調查和行業訪談等研究方法,分析粵語的「忌諱系統」。

粵語研討會 106學者發表論文

粵港澳高校中文聯盟及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第25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為漢語語言學界重要學術活動,過去主要在香港、澳門、廣東等地輪流舉行。

今屆研討會有8場分組報告,來自國內外的106名學者在會上發表論文,涵蓋語音學、粵語音韻、詞彙學、詞法學、句法學、話語分析等領域,對粵語相關問題深入交流與探討。

趨「吉」避「空」官方亦採用

有份參加研討會的理大王晉熙、梁慧敏研究「粵語忌諱」,據其論文提要,語言忌諱(Language Taboo)普遍存在於不同社會及語言,如上海人忌說「蘋果」,因其吳語發音與「病故」相近;粵語例子則有人們迷信趨吉避「凶」而以「吉」字代替「空」,因而稱「空屋」為「吉屋」,稱「空車」為「吉車」,此忌諱用法甚至被香港官方法律文件採用。他們經梳理及分析後,最終發現「粵語忌諱」可細分為六大類別和16種方式。

研討會上其他論文包括「從教育到保育──論香港粵語承傳的挑戰與對策」、「台山方言語音演變研究」、「廣東方言與日耳曼語系音變比較」等。

* 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