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歐陽偉豪:考試角度:從普教中到粵語作答


【明報專訊】2015-09-05

香港實施普教中超過10年,很多學術研究均表示以普通話學習中文所得到的學習效果不明顯,中文能力與教學語言關係不大,例如:2012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結果顯示香港兒童的閱讀能力排行第二,比台灣還要高,證明教學語言跟閱讀能力無關。最近香港大學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謝錫金教授發表了一對雙生兒學習中文的情况,一個用粵語學習,一個用普通話學習,之後藉不同能力的中文測試,發現兩個語言的中文學習成果差異不顯著(註一)。

學術報告縱使如此,家長對普教中仍存有很多幻想,例如:學好普通話子女日後往內地工作比較容易;可以做到我手寫我口;可以讓子女高人一等。暫且不評論這些幻想有沒有理據,本文嘗試羅列多一點普教中的考評數據,來讓家長評價普教中的學習成效。

文憑試粵普應考人數說明事實
中學文憑考試已實施了4年,中文科的說話卷和聆聽卷有兩個選擇;一是以粵語應考;一是以普通話應考,我們試比較201220143年選擇粵普的學生比例。2012年,以普通話應考的考生佔全體考生1.1%(全體考生71,605人,普通話794人)(註二);2013年,該比例為1.3%(全體考生78,130人,普通話989人)(註三) 2014年,該比例為1.4%(全體考生74,154人,普通話1034人)(註四)。從這3年數字來看,平均100個考生,不足兩人是用普通話應考的,須知道普教中已實行十多年,縱使其間有很多問卷調查,顯示用普通話的主觀心理效果有多好;一旦面對考試,應考人數的數字已說明了事實,就是以普通話應考中文科試卷的考試價值極之低,從考生數字來看,普教中是失敗的。

按着每年選擇以普通話應考中文科的說話卷和聆聽卷均有0.1個百分點的增幅,還需要6年,數字才攀升至2%,粗略估算下去,還需30年,數字才達10%,即要等到差不多2047年,100個考生才有10個以普通話應考的考生。家長們要思考的問題是:把子女送進「普教中」行列以期攀附這10%罕有的少數是否值得。

為何以普通話應考中文科的數字如此的低?因為中學不敢冒險以普通話教授高中公開試課程。試以一所港島著名英文中學及其附屬小學為例,雖然12年的中文學習中,6年維持「粵教中」,6年轉為「普教中」,但中四至中六3年維持「粵教中」;名校尚且如是,一般中學肯定一到高中時便回轉為「粵教中」了;再者,很少中學標榜其高中課程是以「普教中」的。總之,關係到一試定生死的高中課程時,「普教中」便不能令教師教得安心,學生學得放心了。

「粵教中」讓人安心考公開試
換句話說,「粵教中」才能讓我們安心於應付公開考試,君不見全港中文科補習天王天后都是用粵語任教嗎?思考下去就是讓家長對「粵教中」有信心,其中一個辦法就是提高粵語的書寫地位,我在拙文〈撐寫粵語〉(《明報》,718日)提議大學生重考中學文憑試並以粵語作答,看看評分員會否因粵語而扣分;隨後莫雲漢教授回應該文謂「『撐寫粵語』,此我以為懼也」(〈粵講愈悅〉,《明報》,88日),該文沒有指出書寫粵語何懼之有。為了使家長放心及釋除學者之懼,以下數行以粵語介紹以粵語考試的構思:

「大學生可以重考文憑試通識科,但係今次就用粵語嚟答,睇吓評卷員會唔會扣分;如果唔扣分,就確立粵語作為考試語言嘅地位,跟住就要睇吓用粵語作答會唔會攞到5**成績,如果得嘅話,更確立粵語可以攞高分嘅優越地位。到時,大學生就可以同師弟師妹分享:考試寫粵語,冇有怕。」

註一:雙生兒的研究發布,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40310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高級講師

 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